PPR實驗室作為開展材料研發(fā)、性能檢測的重要場所,涉及多種化學試劑與精密操作,安全管理是保障實驗人員生命安全、設備正常運行及實驗數(shù)據(jù)準確性的核心。其中,化學品存儲規(guī)范與實驗操作標準是安全管理體系的兩大關鍵支柱,需嚴格落實每一項細節(jié)要求。
在化學品存儲管理方面,首要原則是分類分區(qū)存放,杜絕混放引發(fā)的安全隱患。易燃易爆類化學品(如乙醇、丙酮)需單獨存放于防爆柜中,柜內配備防靜電裝置,且與火源、電源保持1.5米以上安全距離,室溫控制在25℃以下;腐蝕性化學品(如硫酸、氫氧化鈉)應使用耐酸堿材質的試劑柜,柜底鋪設防泄漏托盤,避免試劑滲漏腐蝕地面或損壞其他物品;劇毒化學品需納入“雙人雙鎖”管理體系,建立全流程臺賬,記錄領取、使用、剩余量及回收情況,確保每一步可追溯。同時,所有化學品試劑瓶需張貼清晰標簽,注明名稱、濃度、危險性及有效期,定期(每季度)核查試劑狀態(tài),及時清理過期或變質化學品,防止發(fā)生化學反應引發(fā)事故。

實驗操作規(guī)范是防范安全風險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需貫穿實驗前、實驗中、實驗后全流程。實驗前,操作人員需提前熟悉實驗方案,明確所用化學品的特性及應急處理措施,檢查實驗設備(如PPR管材熔接機、壓力測試裝置)的運行狀態(tài),穿戴好個人防護裝備(防護服、護目鏡、耐酸堿手套等),嚴禁在實驗臺上放置與實驗無關的物品。實驗過程中,需嚴格遵循操作步驟,避免違規(guī)操作:使用揮發(fā)性試劑時需在通風櫥內進行,防止有害氣體吸入;進行加熱或壓力測試實驗時,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崗位,密切觀察設備參數(shù)變化;若出現(xiàn)試劑灑落,需立即停止實驗,按照應急處理流程清理(如酸性試劑用碳酸氫鈉溶液中和,堿性試劑用硼酸溶液處理),并及時上報。實驗結束后,需先關閉電源、氣源,待設備冷卻后清理實驗臺面,將剩余化學品按規(guī)定歸位,產生的廢棄物分類收集(如化學廢液倒入專用回收桶,尖銳廢棄物放入防刺容器),嚴禁隨意丟棄。
此外,PPR實驗室還需定期開展安全培訓與應急演練,提升實驗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,建立每日安全巡查制度,及時排查存儲區(qū)域的消防設施、通風系統(tǒng)及實驗設備的安全隱患,確保化學品存儲與實驗操作的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符合規(guī)范要求,為實驗室的安全運行筑牢防線。